節氣芳療|冬至
冬至養腎之時
古云「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長之至,故曰冬至。」
冬至是重要的節氣之一,當天白晝最短、夜晚最長,但過了冬至白晝時間就開始慢慢拉長,可說是陰消陽長轉化的關鍵節氣,同時象徵節氣循環的開始與結束,因此古人也把冬至視為「一年之初」。
冬至在台灣雖然不是放假的節慶,但流傳的的傳統習俗仍讓人熟悉,如家家戶戶會在這天搓紅白小湯圓,並煮成甜湯享用,紅白湯圓代表太極中的陰、陽,天下萬物,皆由陰陽,或生或成,因此吃了湯圓象徵長了一歲。
而在傳統的五行理論中,冬至過後陽氣逐漸旺盛,因此這天又被稱為「一陽生」,養生面向來看,此時身體的陽氣正值初生之際,亟需小心呵護使其茁壯,那麼來年就不怕生病感冒,從中醫觀點來看,陽氣發源於腎,因此想要養足陽氣的關鍵就是補腎。
講到「補」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就是「食補」,香噴噴的當歸鴨、羊肉爐、麻油雞等,都是食譜經常出現的補身料理,但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,若又攝取過多高油脂高調味的食物,只怕會使得三高問題變得更加嚴重,反而得不償失,因此比起「食補」,以下的方法肯定更適合現代養生之道。
冬至養生秘訣
1、作息正常
其實不管什麼時候,作息正常絕對是養生的第一要件,尤其冬季作息正常又更顯重要,因為熬夜過勞不僅傷肝,更傷腎氣,自然無法養足陽氣。
2、足浴
冬至養生要特別注意驅寒保暖,要避免身體受寒,而想讓身體暖起來,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足浴(泡腳),尤其是久坐的上班族下半身常容易循環不好,這時就可以透過足浴來改善狀況。
冷天泡腳除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外,也可以消除體內的寒濕,再搭配飲食和正常的作息,不僅能降低因低溫血壓容易升高導致得中風還能助眠,但要足浴時有幾點要注意,如避開飯前飯後時間泡腳、泡腳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、水溫不宜太高,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較為遲緩,因此更該注意水溫高低,以免被燙傷。
3、經絡調理
(1)腎經絡:睡前可從腳底湧泉穴開始延著腎經絡,由下往上按摩,早晨則可塗抹調理油在腰腎區,稍作按摩來提振精神。
(2)肺經:冬季寒冷空氣容易影響呼吸道,可用調理油按摩肺經,藉以強化呼吸道。